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开发了蒸养粉煤灰砖和蒸压灰砂砖。砖的种类很多,按使用的原料分为粘土砖、页岩砖、煤矸石砖、粉煤灰砖、-0砖、矿渣砖,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,其中非烧结砖又可分为压制砖、蒸压砖和蒸压砖,根据有无孔洞,可分为普通砖、多孔砖、空心砖,还开发了矿渣砖、蒸压粉煤灰砖、蒸压矿渣砖、蒸汽养护灰砂砖、混凝土砖、水泥固化土砖、碳化砖等。
第一个原因是红砖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。我国很多砖窑规模小,环保设施少,环境污染治理不合理,导致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,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一些人的呼吸道疾病。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。主要病变在气管、支气管、肺和胸部。轻症患者常受咳嗽、胸痛、呼吸影响,重症患者则死于呼吸困难、缺氧甚至呼吸衰竭。
实心红砖的烧制需要大量的粘土来完成,拿着也避免不了大量的土地消耗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需要消耗10亿立方米以上的粘土资源,相当于每年毁坏50亩农田,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面值。所以很多人破坏了土地,用来生产红砖,这样会大大减少土地资源。我们现在并没有对环境视而不见。比如中国首都北京常年笼罩长安的雾霾,每年都在危害很多人的健康。
非烧结砖是一种用于建造墙壁的砖,与烧结砖相对。建筑墙体用砖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。烧结砖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今天仍然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墙体材料。砖的种类很多,按使用的原料分为粘土砖、页岩砖、煤矸石砖、粉煤灰砖、-0砖、矿渣砖。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,其中非烧结砖又可分为压制砖、蒸压砖和蒸压砖。根据有无孔洞,可分为普通砖、多孔砖、空心砖。
中国非烧结砖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。中国最古老的非烧结砖是土坯,有些地方还在用。现代非烧结砖始于1906年。20世纪二三十年代,上海、北京的一些建筑从国外引进空心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。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开发了蒸养粉煤灰砖和蒸压灰砂砖。还开发了矿渣砖、蒸压粉煤灰砖、蒸压矿渣砖、蒸汽养护灰砂砖、混凝土砖、水泥固化土砖、碳化砖等。